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
  • 分享:

2019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全文如下:

国家创新能力根植于知识创造、汇聚与传播及其生态环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存在明显劣势,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提升质量、超越一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基本原则

——优化布局、分类施策。系统研判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着眼基础前沿、工程技术、科学普及等不同类型期刊的功能定位,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发展重点,有效整合资源,分类推进改革,完善发展体系,提高科技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

——卓越发展、强基固本。对标世界一流,突出关键重点,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战略必争领域,做强优势学科,填空白补短板,夯实发展基础,构建期刊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生态保障。

——引领发展、创新突破。抢抓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工程技术集成创新优势,争突破筑长板,引领发展方向,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实现在重大发展拐点的创新跨越。

——协同发展、开放竞争。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合作,促进产学协同发展,聚合优质资源,创新传播机制,提升科技期刊规模化、集约化办刊水平,推进科技期刊集团化建设,搭建新型传播平台,有效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3.建设目标

未来五年,跻身世界一流阵营的科技期刊数量明显增加,科技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新刊,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优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科普期刊。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推进集群化并加快向集团化转变,全面提升专业化、国际化能力,形成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科技期刊发展体系。

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科技评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成为世界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二、重点任务

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围绕变革前沿强化前瞻布局,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全力推进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实现科技期刊管理、运营与评价等机制的深刻调整,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

(一)优化科技期刊与出版结构布局

4.强化基础支撑做强优势学科领域。在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命、材料、医学等基础和优势学科领域,遴选一批优秀期刊并推动其做精做强,深化办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对高水平论文的吸引力,提升基础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5.突出前瞻引领布局新兴交叉与战略前沿领域。在信息、制造、能源环境、空间、海洋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优先布局,打造科技出版竞争优势,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创办新刊,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

6.突出专业化导向优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做精做强专业类、综合类学术期刊,带动学科和行业发展。明确工程技术类期刊办刊定位,推动差异化特色发展。加强中文高端学术期刊及论文国际推广,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通过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7.推动融合创新繁荣科普期刊。促进科学、文化、金融协同创新,以数字化重构科普生态,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普类期刊集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二)着力提升科技期刊专业管理能力

8.分类施策增强科技期刊发展活力。支持基础优势学科精品期刊建设,明确原创和科学突破的评价导向。推动产业界、学术界深度联合,建设新兴交叉领域的优势期刊,做强重大工程技术领域专业期刊,明确创新性和实效性评价导向。

9.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科发展规律与需求,加强新刊创办引导。突出以质量与价值为核心的绩效导向,建立健全创办到退出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机制,实现期刊布局的动态调整和能力提升。加强和完善期刊三审三校、匿名审稿等内容生产把关机制,建立论文作者及期刊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警查处机制,筑牢学术诚信和出版伦理底线。

10.建设科技期刊论文大数据中心。抓住数字化、智能化促进期刊出版变革的重大机遇,建设世界科技论文引文库、专家学者库、科技期刊应用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发布全球创新指数,增强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话语权,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前沿研判,丰富和发展中国科技思想库、技术库、人才库,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三)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出版市场运营能力

11.建立竞争引领、开放协作新机制。面向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前沿,按照国家准入政策和出版管理制度,鼓励引入企业力量协同办刊,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发挥科技类企业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平台优势,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探索“学会+企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企业”等多种协同办刊形式,催生科技期刊发展新业态,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模式。

12.推动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化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主管主办管理体制,推动与出资人管理体制有机衔接,增强存量期刊发展活力。利用中央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若干科技期刊出版企业跨部门、跨地区重组整合期刊资源,打通产业链、重构价值链、形成创新链,加快集聚一批国际高水平期刊,打造国际化、数字化期刊出版旗舰。

13.强化学会办刊力度。强化学会主体责任,把培育一流期刊作为一流学会建设的核心指标,引导学会学术和会员资源服务期刊发展,接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品牌期刊。支持学会办刊,鼓励集群化发展,全面提高社会化、国际化水平。

14.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出版平台。强化政府、产业有效互动,依托出版集团和学会、高校等期刊集群,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集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于一体,探索论文网络首发、增强数字出版、数据出版、全媒体一体化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提供高效精准知识服务,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

15.全面提升科技期刊对全球创新思想和一流人才的汇聚能力。变革办刊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敏锐把握科技前沿和发展规律,拓展选题策划的国际视野,发布学科发展报告,提高学术引领力和对高水平作者的吸引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吸纳高水平国际编委和经营人才,提升出版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16.拓展科技期刊开放合作渠道。支持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积极参与全球学术治理,深化与国际同行合作,提高市场开拓与竞争能力。加大对举办一流国际学术会议支持力度,扩大作者群和读者群,形成高水平学术思想的策源地。

17.推动中外科技期刊同质等效。发挥全国学会同行评议功能和相关研究机构作用,分领域发布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形成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强化政策引导,发挥学术评价指挥棒作用,吸引高水平论文在中国科技期刊首发,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

三、保障措施

18.加强党对科技期刊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正确办刊方向。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19.推动政府引导与社会资本有机结合。促进基础前沿和新兴交叉领域精品期刊发展,推进科技期刊出版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加强大数据中心及数字化知识服务出版平台建设,在开放竞争中不断赋予期刊发展新动力。

       20.加强改革进展监测和期刊绩效评估。强化科技期刊建设顶层设计,推动改革政策和举措的有效落地,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加强改革进展监测,定期开展期刊绩效评估,及时研判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_2019.8

发布日期:2023-10-09浏览次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