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科生教育> 专业设置> 正文
专业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秉承匠心,智造未来

一、专业总体介绍

本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依据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及产业需求等开设了工业机器人、先进制造、工程机械和机电一体化四个专业方向。2017年实施了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三三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行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并获得2019年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专业依托的“机械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可靠性技术”“机械装备高性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两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及一批综合实践平台与实习基地。

二、专业建设概况

1、2008年湖南省特色专业;

2、2010年所依托的机械工程学科获一级学科硕士点;

3、2011年所依托的机械工程学科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学科;

4、2013年首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省内地方高校第一个通过);

5、2016年被列为湖南省“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6、2016年第二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7、2019年湖南省专业综合评价等级为A(省内排名2);

8、2019年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9、2020年与中联、三一进行“3+1”联合培养。

三、专业综合实践平台与实习基地

1、机械装备高性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2、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机械类专业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4、现代设计与智能制造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5、智能制造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6、无人机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7、“雷竞技在线进入 /中联重科”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

8、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9、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湖南路桥、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东风汽车等20余家实习基地。

图1 本专业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

四、专业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精神,坚持“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突出科教融汇,夯实科学教育根基,彰显工程教育特色,立足湖南,主动适应国家、地方与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与技能,熟悉与机械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经济决策等知识,具备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在机械、交通、电力等行业从事机械装备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底色亮、实践强、善创新、敢担当”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

本专业毕业生经过5年的工程实践,应达到: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

2)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运用机械工程领域新技术、新标准和新工艺;

3)能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创新意识,能够进行新产品(装备)、新工艺等的研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4)有较强的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

5)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提升自己,适应职业发展。

五、专业办学特色

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结合新工科智能制造及湖南省“三高四新”、“一带一部”战略对人才的新需求,依托长沙市“工程机械之都”,株洲市“中国动力谷”等战略性产业集群的优势,基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有责任担当时代新人的理念、路径、方法与经验,形成了“鼓励创新、彰显个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工程科技人才”的专业特色。

1、积极探索实施“三三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2017年,为主动适应新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本专业与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机械类专业统一规划,探索实施了“三三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如图2所示。大类培养给予学生二次专业选择机会,“按成绩、直通车,跨大类”专业分流,实现差异化发展,多元发展路径满足个性化需求。

图2 “三三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方案

图3 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主动对接新工科建设,构建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

大类培养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大四设置了“先进制造”、“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四个专业模块。各专业模块紧跟产业需求进行了全面知识点梳理与结构优化。

图4 本专业模块设置规划图

3、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就业”工程教育共同体,建立课程共建共享

本专业与中联重科、三一、深圳汇邦等企业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就业”工程教育共同体,学院选派指导教师,企业等用人单位选派工程技术或管理骨干,共同组成“预就业过程”指导小组,通过校企结合共同培养人才。


图5 “3+1”校企联合培养共同体

图6 中联、三一等校企联合培养

4、坚持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构建了由“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学科实验室”组成的立体化实践平台;与机械工程训练中心深度融合,积极实施“主动实践”培养模式;毕业设计选题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六、专业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工程材料、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制造工程基础、液压传动、CAD/CAM、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机电微控制器技术、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测试技术。

七、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广西柳工、山河智能、格力、美的、比亚迪汽车、沃德精密等先进制造、机器人集成应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及交通施工等领域的央企、国企和大型制造企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也可选择继续读研深造。

图7 本专业就业部分企业

八、专业办学成效

本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通过以先进成图、机器人团队等竞赛队伍作为载体,不断加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近五年,本专业同学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等赛事中获得了国家级奖励34项,省部级奖励116项。

图8 本专业部分学生竞赛作品与荣誉证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