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三五”以来,学校积极主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机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人才培养全过程。
聚焦顶层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五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坚持以改革带动创新,聚焦顶层设计,确定了“四个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即: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融入教育教学改革、融入专业实践环节、融入育人文化。
在“四个融入”思想的引领下,学校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着力构建涵盖三个层次的教育教学体系:依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文化“渗透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普及教育”、面向实验班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重点教育”。学校依托优质师资,吸收社会人才参与,发动学生积极实践,以构建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突出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多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灵活的评价机制,以达成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塑造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9年,学校出台了《雷竞技在线进入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以创新实践性和创业指导性为原则,建设了一批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和孵化的创新创业课程。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驱动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学校正积极尝试实行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试点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并将学生开展创新性研发、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
同时,学校以加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和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以基地汇聚创新创业资源,树立创新创业典范,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坚持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以创新引领创业,“双创”人才培养逐步成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新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年中,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拥有“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创业孵化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于2018年被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湖南省众创空间”,2020年入选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目录。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形成“2个国家示范、1个国家平台和4个省级基地”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基础优势,显示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骄人成绩和良好势头。
瞄准关键环节 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五年来,学校持续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专业教育目标体系,坚持“依托专业教育,育人为本、协同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原则,结合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尤其重视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不断探索适合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最新的理论、技术及实践等内容。
目前,学校已经建成课程、讲座、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一是建设“1+X+Y”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了包含赛教结合、产教融合、项目培育、专创融合、通识教育等课程在内的创新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现已建设必修、选修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69门。
二是举办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邀请知名企业家、国家级双创导师、创投专家、国赛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每年不少于10场次。
三是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推动校企融合,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现已获得国家级平台3个,省级平台21个,建设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17个。
四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鼓励师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唤醒梦想、激发创意、开阔视野,积极选拔、培训、组织学生参加教育、科技等部门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近五年中,我校学子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的成绩稳居省属高校前列。
五是以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为助力,个性化帮扶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积极帮扶创业项目对接政府和校外创新创业孵化资源,与柳枝行动(政府创投基金)、清华启迪(长沙)和三一众创等国家级孵化器达成长效合作,定期推荐优秀项目,共同孵化,已培育项目22项,孵化项目6项,获得创业资助经费120万元,创业公司年产值突破2亿元。
在不断完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相互衔接的过程中,学校还特别注重统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探索基于课程、专业为主要教育形式的第一课堂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学生培养的主要环节之中;继续发挥第二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激励作用,大力支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创业特色赛事和活动的蓬勃发展,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多管齐下发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让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要求高校多管齐下发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素质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年来,学校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动教师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创新创业灵感;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MOOC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高标准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发挥其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连续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充实创新创业人才“蓄水池”;实施“本科生科技立项计划”,5年共立项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1325项,打造了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箱”;狠抓“互联网+”“挑战杯”及“创青春”系列竞赛,树立了创新创业成果“风向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宣传,通过校报、校园网、官方微信平台等校园媒体推送创新创业故事、报道创新创业经验,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效应,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5-2017年,学校连续三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竞赛总成绩居省内高校第一名的好成绩;2015-2020年,学校在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竞赛成绩居省属高校领先水平,连续五年在“互联网+”国赛获奖17项,省赛获奖57项;2016-2018年,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湖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2019年获“挑战杯”国赛金奖。2018年1月,学校入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行列。五年来,学校累计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获省级特等奖23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排行第52位。
与此同时,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2016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在学校成立,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友志为联盟揭幕。该联盟旨在联合各级团学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孵化对接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创新创业中介机构,创新创业专家学者、导师及媒体,依托省内条件成熟的高校和市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园区、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投资发展联盟,打造线上线下的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聚集社区,为“挑战杯”、“创青春”大赛的优秀项目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我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更好更快发展。近年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先后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深入报道。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作为一所专业特色明显的理工科大学,学校将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指引下,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为己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学智慧和人才贡献。“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发力,把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完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强化现有国、省、校三级双创实践平台的实践特色,打造一批富有实战功能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形成富有长理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一个富有成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一支内外兼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一套专创融合、产教结合互促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培养一批力行拓新的创新创业人才。
来源:《雷竞技在线进入
报》 期次:第507期